持续慢跑快走
![]()
化债其实是国家对当前国际局势的思考和强首府战略失败
6月25日,广西自治区党委在柳州(而不是南宁)召开了一次特别常委会,提出“举全区之力支持柳州化债破局突围”。很多人其实并没有理解其中的意义。建国75年以来,这是广西第一次针对柳州的专项经济政策。是的,作为广西第二大城市,柳州从来没有获得过任何的专项政策支持,以往柳州的发展政策是基于一个大政策之下的子项目,例如三线政策,西南大通道,东盟战略等等,柳州都不过是这些政策下的一个城市子项目,这次专门针对柳州的经济发展出台一个专项政策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6月25日的会议上着重强调了“中央高度重视”这一提法。这是非比寻常的,柳州一个排名100多名以外的三线城市,何德何能需要中央高度重视?因为柳州化债并不是简单的化债,而是国家基于对当下国际形势的预判从而对中国经济格局重新调整。
如果说“绵里藏针”的总设计师对于美苏争霸的精准判断为中国在美苏之间的空隙争取到了30年和平发展的机会,2017懂帝登基以来中国已经无法再“韬光养晦”的全力发展经济了。现实中美关系已经进入一个“发展-对抗-互相妥协-发展-对抗-继续妥协”的新循环模式。根据官方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中国海军新建舰艇12艘,吨位14万吨,2024年11艘,吨位20万吨,2025年预计是18艘,预计吨位25万吨,以上全部是基于公开资料,不存在任何泄密。从数据上看海军新建总吨位呈现逐年递增现象。这表明了高层对未来局势的一种预判即:战争,甚至全面战争发生概率极高。如果考虑到已经存在的台海,钓鱼岛,菲律宾,和白象的边境等热点地区,综合考虑下来,以往的全面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要调整。广西毗连祖国南部海岸线,在兼具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需要为可能的冲突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柳州的中长期战略价值就体现出来了。在这次会议中提到了“加快柳州铁路项目建设”和“提升柳州交通枢纽地位”,然后不到一个月黔贵二线通过批复,预计九月开工。而柳广铁路广东段据悉也进入加速阶段,将于2025年开工,工期3年,略快于之前预计的4年。毫无疑问,这些跨省协作项目远不是柳州,甚至广西这样的一城一省能够推动,甚至协调,背后必有强大的国家意志和战略预判为主导。柳州作为西南地区唯二的工业城市之一,这些项目在促进柳州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为有可能的俄乌模式做准备。这部分不细说了,毕竟本篇尽量只讨论经济问题。
根据公开数据,南宁2024年的GDP为5995亿,增加率3%,低于全国平均值5%增长率2个百分点. 根据2025年1-5月广西财政数据,南宁财政收入为-7.7%,2024年南宁全年财政收入为381.16亿,增长-4.9%,财政收入下跌呈现扩大化趋势。而在经济分析中财政收入的可靠性要远远大于经济增长率(GDP), 因为战报会说谎,而战线不会。这表明南宁已经进入最大边际收益阶段,即使继续再往里投入再多政策和资源也不会获得再多的利润。根据强首府战略,南宁在2025年GDP目标需要达到8000亿,经济占比30%,实际这一目标已经无法实现。同期,根据人口统计口径计算,2024广西外流人口达到675万,即使是强首府的核心城市南宁也出现了城中村租赁人口下降,人口密度大幅下降的情况。2020-2024年度,广西经济排名连续4年焊死在全国第19名的位置。 这标志着广西在政策和资源上All in南宁的强首府战略其实已经在实际意义上已经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