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山Satk
“12小时两班倒,大学生也逃不掉?
”
柳州五菱工厂里,一群刚毕业的孩子,白天黑夜连轴转,跟机器比耐力。
最新罚单来了:广西人社厅抽查证实,企业用“自愿加班协议”把法定8小时偷偷抻成12小时,罚了款,责令改。
纸面合规,套路照旧。
想躲?
先签三方,再签“自愿”,不签就是“态度问题”。
监察队一走,线长把表格收回去,加班照算“绩效分”。
工资确实涨了,基础底薪+18%,可超额加班费被取消,改成“项目奖金”。
活一样多,钱却像过山车,有人到手比上月少两千,有人多一千,全看组长怎么打分。
想跑路?
校招协议里写着“实习期缩短到3个月”,听起来快,其实3个月后定岗,定不住就按“未达标”协商离职,档案还扣着,走也走不利索。
想升?
技术序列现在比管理序列快,公司新推“卓越工程师计划”,半年一考,考过就给“蓝牌”,但名额卡在车间主任手里,跟当年“扫把采购”同一个审批流,懂的都懂。
在校生听句劝:如果冲着“国企稳定”来,先问清是不是一线倒班岗;把每一张加班记录截图存云盘,关键时候能换钱。
已经踩坑的,别硬熬,技术通道再快,也救不了每天少睡4小时的身子。
该仲裁仲裁,该跳槽跳槽,五菱的履历在广西够用,出了省,还是看本事。